2019复旦大学通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19复旦大学通史真题一.名词解释
1.帖木儿帝国
帖木儿帝国(1370—1507)是突厥贵族帖木儿于1370年开创的帝国。首都为撒马尔罕,后迁都赫拉特。在帖木尔帝国的建立过程中,经三十...



2019复旦大学通史真题一.名词解释
1.帖木儿帝国
帖木儿帝国(1370—1507)是突厥贵族帖木儿于1370年开创的帝国。首都为撒马尔罕,后迁都赫拉特。在帖木尔帝国的建立过程中,经三十多年的征服战争,建立了一个领土从德里到大马士革,从咸海到波斯湾的大帝国。帖木儿帝国末代大汗,帖木儿五世孙巴布尔兵败逃至当代的印度,并在那里开创了莫卧儿王朝。帖木儿帝国时期,中亚突厥人文化特性与根基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与发展。
2.格致汇编
格致汇编是中国上海地区最早的科学杂志。1876年2月创刊。初为月刊,1890年起改为季刊,由英国人傅兰雅主编,上海格致书室发售。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都有介绍,有时还刊有带有趣味性的科学小品“格物杂说”和“博物新闻”,曾介绍对中国做出贡献的中外科学家徐雪村、李壬叔、利玛窦、汤若望等。长期连载“格致释器”,在介绍各种机械时均附有插图。停刊时间未详,现存最后一期为1892年冬出版的第七年第四卷。由于这些科学知识受到中国文化界的欢迎,曾多次重印出版,每次重印也都增加一些新的内容。
3.哥伦布大交换
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历史学者艾弗瑞?克罗斯比在他1972年的著作《哥伦布大交换》中,首先提出这个观点。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是世纪性大规模航海的开始,也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引发了各种生态上的巨大转变。
4.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是明中叶对赋役进行改革而确定的制度。「鞭」又作「编」或「边」,简称「条编法」、「总地」等名。明中叶时,赋役多而杂,官绅凭特权豁免,农民受压榨更重。嘉靖年间,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朝廷乃决定改革赋役制度,其中最突出的即张居正所推行的一条鞭法。《明史·食货志二》云:「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即把赋与役合在一起,通计一省税赋,通派一省徭役,官收官解,除秋粮外,一律改收银两,计亩折纳,总为一要,所以叫一条鞭法。嘉靖年间在部分州县试行,万历九年(1581年),在全国推行。这是由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的一次重大改革。清初继承明制,继续实行一条鞭法。到雍正年间,又在这一基础上进行重大改革,实行「摊丁入亩」。
5.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形成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建立了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结束了混乱的国际金融秩序,为国际贸易的扩大和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后随着美国经济实力下降及美元危机的频繁爆发,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被牙买加体系取代。
6.怛罗斯之战
751年唐朝军队与阿拔斯王朝军队在中亚的会战。750年,高仙芝征服撒马尔罕和塔什干,并杀死了塔什干国王。阿拔斯王朝派出东征军,在呼罗珊波斯人的协助下进攻高仙芝。751年,高仙芝领导的安西都护府军队在怛罗斯战役中败于阿拔斯王朝的东征军,返回龟兹。之后高仙芝试图反攻,但因兵力不足作罢。此役使得中国的造纸术和指南针流入阿拉伯,对阿拉伯和欧洲之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7.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划的生育。1982年9月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问题。到21世纪初,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又做出了一些调整。由于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到达适婚年龄,在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8.东南互保
1900年东南各省督抚同上海领事制定的协定。又称《东南保护约款》。清政府“宣战上谕”发布后,刘坤一、张之洞拒绝执行。1900年6月,刘坤一、张之洞授权盛宣怀和上海道台余联沅,同各国驻上海领事正式会商,制定《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此后,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都对“东南互保”表示支持。该协议在推行过程中保全了西方侵略者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维护了这些地区督抚的势力。
9.罗塞塔石碑
也译作罗塞达碑,高1.14米,宽0.73米,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诏书。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这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而成为今日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罗塞塔石碑最早是在1799年时由法军上尉皮耶-佛罕索瓦·札维耶·布夏贺在一个埃及港湾城市罗塞塔发现,但在英法两国的战争之中辗转到英国手中,自1802年起保存于大英博物馆中并公开展示。
10.九品官人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曹丕称帝后,采纳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具体内容是通过品评,将士人分为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者,将被推荐到各级行政机构中去做官。九品中正的实行结束了两汉以来乡举里选的察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二.简答题
1.英法百年战争爆发的原因
(一)起因。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有其复杂的起因,包括王位继承问题、领土争端以及对佛兰德尔的争夺。(1)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去世,加佩王朝绝嗣。 法国三级会议推举瓦罗亚家族的腓力继位,是为腓力六世(1328—1350年),开始了瓦罗亚王朝(1328—1589年)。英王爱德华三世之母是腓力四世之妹,她以法王外孙资格要求继承法国王位,但法国以《萨利克法典》中女子无继承权为由拒绝。(2)英国的诺曼王朝(1066—1154年)和安如王朝(1154—1399年)都由法国封建主创立,因此英王室在法国有大片领地。后来一些领地相继被法王收回,但这时南部的阿基坦和加斯科尼仍在英国手中。于是英国想扩大领土,法国想完成统一,时起纠纷。(3)法国北部的佛兰德尔毛纺织业发达,物富民殷,是封建主垂涎的一块宝地。佛兰德尔一向为法王臣属,腓力六世又在当地建立起直接统治。当地纺织用羊毛一向来自英国,羊毛输出是英王的重要财源,所以英王也想控制佛兰德尔。
(二)结果。1453年,英军在波尔多决战中全军覆没。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宣告结束。英国除在法保留加莱一港外,撤出全部法国领土。以后法王又经过数十年的惨淡经营,收回一些独立的封建主领地包括勃艮第公爵领地,到15世纪末年完成统一。
2.10部海内外近代现代史的研究著作(包含史料集)
(一)马俊亚著《被牺牲的“局部”: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研究(1680-1949)》。作者对明清以来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的历程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分析治水、漕运和盐务等政策对淮北的地理、人文及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等的塑造乃至扭曲作用,认为淮北地区之所以从唐宋时代的鱼米之乡演变为穷乡僻壤,主要是封建中央政府以顾全大局的名义而有意识地牺牲这一局部利益导致的。
(二)朱英著《商民运动研究(1924 —1930)》。本书是研究1920年代商民运动的 史学专著。首先,作者从国民党与民众运动的大背景下,考察商民运动发端的原因并分析商民运动在初期滞后于工人、农民、学生运动的缘由。其次,选取广东、湖南、湖北、上海四个地区,对商民运动的起步、扩展、兴盛、余波以及结束的各个不同历史阶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再次,对商民运动期间商民协会与商会的关系,以及店员总会、商民协会、商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商民运动时期的劳资关系,国民党相关政策的变化与影响,也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三)[美]罗斯基著《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作者通过考察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间中国在制造业、农业、金融业、交通通讯以及固定投资等方面的状况,并研究了私有部门和公共部门、生产和消费、货币和存款等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之后,认为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的数十年间,尽管中国的经济发展稍落后于当时的日本,但也获得了不可忽视的巨大进步。
(四)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该书是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资本主义发展情况的研究。
(五)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该书描述了清末甲午战争后至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895年至1927年的中国经济史。其最大特点是,在从总体上把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演变过程视为一种生产方式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提出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作为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
(六)史全生主编《中华民国经济史》。该书在全面阐述民国时期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我国民族工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金融发展变化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
(七)《筹办夷务始末》。清末官修的对外关系档案资料汇编。该书收录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对外交涉的重要文书,计有《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80卷、《咸丰朝筹 办夷务始末》80卷、《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100卷。内容包括上谕、奏议、中外照会、 条约等。《筹办夷务始末》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及中外关系史的重要资料。
(八)《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该书是就中国第二 历史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中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资料编辑而成的一套综合性资料汇编,共90册,5000余万字,汇集了南京临时政府、北京民国政府、广州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的重要档案,为民国史研究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第一手材料。
(九)《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合编。主要选用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的中国政府审判日本战犯及汉奸记录和战时文电等有关历史档案,兼收散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同类档案资料。全书按专题分为18卷,约1000万字。
(十)《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由南京大学张宪文教授领衔主编。它涵盖了日本、 中国、西方国家三方面的丰富史料,详尽、全面地记录了日本在南京地区犯下的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该丛书的资料来源于多国档案馆、图书馆和其他有关的史料机构,绝大多数资料均为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
3.古登堡印刷术对西方近代世界的作用
1448年,德国金匠古登堡发明了包括印刷机、油墨、金属活字在内的一整套印刷术,建立了西方第一个印刷所。他的这一发明是当时社会和时代的需要和产物。
1、首先,大学和资产阶级的兴起唤起了人们对知识的强烈渴望,但写在羊皮纸上的手抄书稀少而昂贵,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2、其次,造纸术从中国的引进和纸张在西欧的大量生产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物质载体,解决了在什么上印的问题,而受中国印刷术的启发以及西欧的印刷术为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解决了怎么印的问题。就这样,印刷术顺理成章地产生了。此后,由于其能够快捷、大量、廉价、规范地复制文本的优点,印刷术迅速传播到意大利、法国、英国等欧洲大部地区,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印刷术的发明使西欧的出版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不仅使图书得到了大量的出版,而且报纸、期刊也在印刷术的催化下产生了。
2、印刷术的发明还使古代和当代的各种图书得以与大众见面,大大加快了学术思想的传播。扩大了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随着书籍价格的降低,文学作品得以大量的传播,一时间涌现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家。
3、《圣经》的广泛印刷推动了路德等领导的宗教改革。极大地动摇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为欧洲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由于古登堡印刷术的出现,使得马丁·路德等新教徒能够广泛的向人们传播自己的教义,从而有力的抨击了天主教。
4、由于机器打印在页面上的文本是恒常不变的,渐渐地,各种语言出版物的词汇、语法、结构、拼法及标点符号都日趋统一,从而促进了西欧各国语言的标准化和系统化。
5、此外,印刷术的发明对教育和文化等其他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历史影响。提高了人们的文化水平。印刷术的发展减少了只是传播的经济成本,推动了科技普及。借助印刷术的推动,教科书得以大批、廉价的生产出来,于是德国在1619年首先开始实施儿童义务教育制度。得益于印刷术,西欧的基础教育、识字率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必然会推动社会的发展。
总之,古登堡印刷术是当时的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的需要,它的应用和发明在人类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不仅对出版、文化、宗教以及人们的知识水平起到了空前的促进作用,还为推动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在那个时代无可比起的力量。
4.蒙古西征
蒙古共进行了三次西征:
(1)成吉思汗西征。1218年,

成吉思汗派军首先征服西辽。从1219年开始,成吉思汗率军攻入花剌子模,随后占领了整个中亚地区。成吉思汗又派偏师进入今俄罗斯境内,歼灭南俄联军。不久,远征军回撤。成吉思汗把占领地区分封给自己三子。长子术赤封于钦察、花剌子模及康里国故地;次子察合台封于西辽及畏兀故地;三子窝阔台封于乃蛮故地。幼子拖雷在成吉思汗死后获得蒙古本部地区。(2)拔都西征。1236年,术赤之子拔都率军开始了第二次西征。蒙古军横扫今东欧地区,占领了俄罗斯的广大领土。1242年,蒙古大军班师。但拔都率本部留在钦察草原,建立了钦察汗国。俄罗斯史籍称之为金帐汗国。
(3)旭烈兀西征。1252年,旭烈兀率军第三次西征。蒙古军征服了今伊朗、伊拉克及叙利亚等地。后在埃及军的反攻下,蒙古军退出叙利亚。但旭烈兀却留在新征服地区,建立了伊利汗国。
经过三次西征,出现了钦察、察合台、窝阔台和伊利等四大汗国。密切了中亚与亚洲的联系,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四大汗国与中央保持藩属关系。
(一)有利影响:推动东西文化交流
辽阔的蒙古帝国建立以后,使长期中断的丝绸之路得以复兴,沟通东西方之间的大商道的起点向北及向东延伸至和林及大都,向西则通过多种途径直达欧洲中部。国际关系更加活跃,有力地推动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如前苏联的著名东方学家巴托尔德所说:“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中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二)不利影响:阻碍了一些地区的历史进步;蒙古西征是游牧民族对文明社会的冲击,是非正义的侵征,而重现光明,当时战争杀人,盈野盈城,似为人类惨祸,而不知实如空天霹雳,将几百年之酣睡懒病自梦中惊醒。”
5.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
对美国来讲,对中国的政策一直同对日本的政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中美关系是美日斗争为核心的东亚政局的一部分。
一战中,德国战败与俄国革命,促使英美对日的态度有所转变。从1921年华盛顿会议以来,为了遏制日本的发展,美国一直在中日问题上倾向中国,对山东问题是其最明显的表现,结果是中国从日本那里夺回了被迫失去的一部分在山东的权利
在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美国对中国的抗日有一个从消极到积极的变化过程。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两个月内,美国政府持消极观望态度,幻想日本文官内阁能约束军方,希望国联出面解决中日争端,而中国国民政府也对国联抱有幻想。后来,日本侵略的不断扩大终于导致美国的不满,并在一个多月后以照会方式声明不承认主义;明确地反对日本武力侵占中国领土,强调美国在华利益,同时也表示中国的主权、独立、领土及行政完整应予维持,并且保留了美国以后进一步干预的权利,罗斯福政府则声称中立。?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罗斯福政府没有放弃姑息政策,但从1938年底到1940年秋,美国三次以贷款方式实际援助中国抗日。而在1938年9月,胡适担任驻美大使,蒋介石实际上是基于“以夷制夷”的思想,在外交上着力争取欧美列强的干预,迫使日本妥协,同时,他还进行了谋求欧美列强提供对华贷款和美国修改中立法的努力,虽然几乎没有成效,但蒋关于美国的意象和信念,促使他认定美国迟早会援华抗日。
此后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日本偷袭珍珠港,促使美国对日强硬化和美日全面冲突趋势迅速发展,德日意缔结同盟,法国败降和英国抗战,日苏签订中立条约,日军进占印度支那南部,苏德战争爆发,连同中国抗战局势,决定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发展,从此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大力支援,全力支持中国政府对日作战,中美关系达到高峰。
6.三省六部及其演变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经过800余年的发展演化,到隋朝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的行政体制。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为三公。丞相是百官之长,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为军队首脑,协助皇帝掌握军队;御史大夫掌监察,并牵制丞相,以防其专权。三者互相分权、互相牵制,最高权力握于皇帝之手。九卿是低于三公的官僚,负责具体事务。
三公九卿制为汉朝所沿袭。到汉武帝时,设立了“中朝”,打破了以前丞相总理全国政务的局面。中朝又叫内朝,是由皇帝身边较低级的官吏和侍从人员组成的办事机构,以尚书令、中书、侍中等组成的内朝是决策机构,在宫内办公;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执行机关,在宫外办公。中朝凌驾于外朝之上,由皇帝所控制。
东汉光武帝时,扩大了尚书台的权力,置尚书令、监各一人,尚书六人。尚书台是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权力机构,而三公九卿只是受命办事,形成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的局面。三公的权力被进一步降低。
尚书省,曹魏时始设,东晋南朝沿之。尚书省掌“出纳王命,敷掌万机”, 长官为令、左右仆射。下设诸曹尚书,分领具体事务。尚书省的设立,进一步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并且开了“三省六部制”中尚书省的先例。但到了南朝,其职能已逐渐转化为一般的办事机构。
中书省,曹魏时为了分尚书省之权而设,东晋南朝沿之。曹操设置中书令、监,“掌赞诏命”,“遂掌机衡之任,而尚书之权渐减矣”。中书省的设立,继续分化了权力,加强了皇权。
门下省,西晋时始设,南朝沿用。置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各四人,职责是侍奉左右、应对顾问,拾遗补缺、检举非法。门下省的设立,原为分中书省之权, 故权位极重,有“宰相便坐”之称。
三省之名在魏晋时期虽已存在,而三省并立、各有分工、三省长官共同向皇帝负责则始于隋。内史省是决策机关,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长官监、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长官纳言;尚书省是行政机构,负责执行政令,长官令、左右仆射。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工、刑、兵六 部,长官称尚书,分别负责官吏任免考核、户口赋税、礼仪、军政、刑狱、工程营造等方面的内容。三省各有分工、互相牵制,共同对皇帝负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过程中,一个核心的趋势便是相权不断削弱,而皇权不断强化。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总是想法设法分散下面的宰相或者其他中枢权力机构的权力,以使自己牢牢掌控政治局面。这一方面有利于权力的集中和政权的巩固,一方面也造成了皇帝的专权及其他的附带问题。
三、论述题(三选二)
1.气候因素对欧洲历史的影响,欧洲古代向中世纪过渡、中世纪向近代过渡中的气候影响(略)
2.西汉削弱诸侯王权力的过程
(一)背景。(1)秦统一后确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分封制仍有强烈的影响。(2)汉高祖总结秦亡的原因时,认为秦朝没有封同姓子弟为王是其短命的关键所在。因此,他在剪除异姓王的同时,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史称同姓王。同时,刘邦在地方上继续实行郡县制。于是,西汉初年,郡县制与诸侯王国并行的制度,被称为“郡国并行制”。
(二)措施。(1)文帝即位后,同姓诸侯王的势力日益膨胀。中央为加强集权,开始削弱诸侯王势力。面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封国势力之间的尖锐矛盾,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就是要将王国分割为若干小国,以削弱其力量。文帝起初很重视贾谊的建议,但有些犹豫不决;后来形势更加严重了,才把齐国分为六个小王国,立齐王肥的六个儿子为王;又把淮南国分为三个小王国,立淮南王长的三个儿子为王。(2)景帝时,中央和诸侯王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御史大夫晁错上《削藩策》,建议借诸侯王犯错误的时机,削减诸侯王的封区。景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削楚王戊的东海郡,削赵王遂的常山郡,削胶西王卬的六个县。这引发了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为了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免除了各诸侯王的行政权力,规定诸侯王不再治民,削减了王国官吏,改称王国的丞相为相。从此以后,王国实际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地方政权。(3)元朔二年(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了由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分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推恩令》下后,王国纷纷请分邑子弟,于是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西汉王朝不用黜陟的办法而使王国的辖地缩小。元鼎五年(前112年),汉武帝又采取“酎金夺爵”的措施,削夺列侯的爵位。《附益法》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结党营私。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
3.1886年中法换约,从史实、传播学角度,或历史分析方法任选其一进行论述
1883年8月,法国茹费理内阁扩大侵越战争,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此后,将矛盾对准中国,命令法军向北进犯。中法矛盾日趋尖锐。而清政府在战和问题上举棋不定,一味退让,加剧了法国的攻势。
1884年8月,法海军少将利士比率领三舰进犯基隆,企图以此逼迫清政府接受赔款,并抢夺基隆煤矿,保证战争所需,但遭到了刘铭传部军的抵抗,被迫退回舰上。
基隆受挫,法军便把进攻的主要目标转向了福建马尾军港。舰队司令孤拔发动进攻之后,何如璋、张佩纶既不应战也不撤回在江心抛锚的舰船,致使法军有利可图;而中方由于仓促应战,军舰和运兵船在短时间内几乎全被击沉。福建水师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清政府也被迫对法宣战。
在西南边疆,法国不断向中越边境增兵。镇南关被攻克。在张之洞推荐下,70岁的老将冯子材就任前敌主帅,积极应战。在中法军队激战中,冯子材率部下死力阻敌,奋勇冲杀,法军全线崩溃,狼狈溃逃,这就是镇南关大捷。是役扭转了整个战局,并导致了茹费理内阁的倒台。
然而,正当抗法斗争胜利在望的时候,清政府竟命令全线停战,向战败的法国求和。1885年6月9日清政府授权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签订《中法新约》,规定中法两国派员共同勘定中国和越南北圻的边界,中国以后需粟修建铁路时应向法国商办,并同意在云南、广西、广东三省的中越边界开埠通商。从此,法国势力侵入了云南、广西,进一步加深了西南边疆的危机。
中法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战争,但转眼之间却被清政府妥协投降路线葬送,导致了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的局面。这更加反映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激励国人进一步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
2019复旦大学通史真题一.名词解释
1.帖木儿帝国
帖木儿帝国(1370—1507)是突厥贵族帖木儿于1370年开创的帝国。首都为撒马尔罕,后迁都赫拉特。在帖木尔帝国的建立过程中,经三十多年的征服战争,建立了一个领土从德里到大马士革,从咸海到波斯湾的大帝国。帖木儿帝国末代大汗,帖木儿五世孙巴布尔兵败逃至当代的印度,并在那里开创了莫卧儿王朝。帖木儿帝国时期,中亚突厥人文化特性与根基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与发展。
2.格致汇编
格致汇编是中国上海地区最早的科学杂志。1876年2月创刊。初为月刊,1890年起改为季刊,由英国人傅兰雅主编,上海格致书室发售。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都有介绍,有时还刊有带有趣味性的科学小品“格物杂说”和“博物新闻”,曾介绍对中国做出贡献的中外科学家徐雪村、李壬叔、利玛窦、汤若望等。长期连载“格致释器”,在介绍各种机械时均附有插图。停刊时间未详,现存最后一期为1892年冬出版的第七年第四卷。由于这些科学知识受到中国文化界的欢迎,曾多次重印出版,每次重印也都增加一些新的内容。
3.哥伦布大交换
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历史学者艾弗瑞?克罗斯比在他1972年的著作《哥伦布大交换》中,首先提出这个观点。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是世纪性大规模航海的开始,也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引发了各种生态上的巨大转变。
4.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是明中叶对赋役进行改革而确定的制度。「鞭」又作「编」或「边」,简称「条编法」、「总地」等名。明中叶时,赋役多而杂,官绅凭特权豁免,农民受压榨更重。嘉靖年间,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朝廷乃决定改革赋役制度,其中最突出的即张居正所推行的一条鞭法。《明史·食货志二》云:「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即把赋与役合在一起,通计一省税赋,通派一省徭役,官收官解,除秋粮外,一律改收银两,计亩折纳,总为一要,所以叫一条鞭法。嘉靖年间在部分州县试行,万历九年(1581年),在全国推行。这是由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的一次重大改革。清初继承明制,继续实行一条鞭法。到雍正年间,又在这一基础上进行重大改革,实行「摊丁入亩」。
5.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形成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建立了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结束了混乱的国际金融秩序,为国际贸易的扩大和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后随着美国经济实力下降及美元危机的频繁爆发,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被牙买加体系取代。
6.怛罗斯之战
751年唐朝军队与阿拔斯王朝军队在中亚的会战。750年,高仙芝征服撒马尔罕和塔什干,并杀死了塔什干国王。阿拔斯王朝派出东征军,在呼罗珊波斯人的协助下进攻高仙芝。751年,高仙芝领导的安西都护府军队在怛罗斯战役中败于阿拔斯王朝的东征军,返回龟兹。之后高仙芝试图反攻,但因兵力不足作罢。此役使得中国的造纸术和指南针流入阿拉伯,对阿拉伯和欧洲之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7.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划的生育。1982年9月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问题。到21世纪初,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又做出了一些调整。由于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到达适婚年龄,在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8.东南互保
1900年东南各省督抚同上海领事制定的协定。又称《东南保护约款》。清政府“宣战上谕”发布后,刘坤一、张之洞拒绝执行。1900年6月,刘坤一、张之洞授权盛宣怀和上海道台余联沅,同各国驻上海领事正式会商,制定《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此后,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都对“东南互保”表示支持。该协议在推行过程中保全了西方侵略者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维护了这些地区督抚的势力。
9.罗塞塔石碑
也译作罗塞达碑,高1.14米,宽0.73米,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诏书。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这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而成为今日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罗塞塔石碑最早是在1799年时由法军上尉皮耶-佛罕索瓦·札维耶·布夏贺在一个埃及港湾城市罗塞塔发现,但在英法两国的战争之中辗转到英国手中,自1802年起保存于大英博物馆中并公开展示。
10.九品官人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曹丕称帝后,采纳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具体内容是通过品评,将士人分为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者,将被推荐到各级行政机构中去做官。九品中正的实行结束了两汉以来乡举里选的察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二.简答题
1.英法百年战争爆发的原因
(一)起因。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有其复杂的起因,包括王位继承问题、领土争端以及对佛兰德尔的争夺。(1)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去世,加佩王朝绝嗣。 法国三级会议推举瓦罗亚家族的腓力继位,是为腓力六世(1328—1350年),开始了瓦罗亚王朝(1328—1589年)。英王爱德华三世之母是腓力四世之妹,她以法王外孙资格要求继承法国王位,但法国以《萨利克法典》中女子无继承权为由拒绝。(2)英国的诺曼王朝(1066—1154年)和安如王朝(1154—1399年)都由法国封建主创立,因此英王室在法国有大片领地。后来一些领地相继被法王收回,但这时南部的阿基坦和加斯科尼仍在英国手中。于是英国想扩大领土,法国想完成统一,时起纠纷。(3)法国北部的佛兰德尔毛纺织业发达,物富民殷,是封建主垂涎的一块宝地。佛兰德尔一向为法王臣属,腓力六世又在当地建立起直接统治。当地纺织用羊毛一向来自英国,羊毛输出是英王的重要财源,所以英王也想控制佛兰德尔。
(二)结果。1453年,英军在波尔多决战中全军覆没。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宣告结束。英国除在法保留加莱一港外,撤出全部法国领土。以后法王又经过数十年的惨淡经营,收回一些独立的封建主领地包括勃艮第公爵领地,到15世纪末年完成统一。
2.10部海内外近代现代史的研究著作(包含史料集)
(一)马俊亚著《被牺牲的“局部”: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研究(1680-1949)》。作者对明清以来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的历程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分析治水、漕运和盐务等政策对淮北的地理、人文及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等的塑造乃至扭曲作用,认为淮北地区之所以从唐宋时代的鱼米之乡演变为穷乡僻壤,主要是封建中央政府以顾全大局的名义而有意识地牺牲这一局部利益导致的。
(二)朱英著《商民运动研究(1924 —1930)》。本书是研究1920年代商民运动的 史学专著。首先,作者从国民党与民众运动的大背景下,考察商民运动发端的原因并分析商民运动在初期滞后于工人、农民、学生运动的缘由。其次,选取广东、湖南、湖北、上海四个地区,对商民运动的起步、扩展、兴盛、余波以及结束的各个不同历史阶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再次,对商民运动期间商民协会与商会的关系,以及店员总会、商民协会、商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商民运动时期的劳资关系,国民党相关政策的变化与影响,也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三)[美]罗斯基著《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作者通过考察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间中国在制造业、农业、金融业、交通通讯以及固定投资等方面的状况,并研究了私有部门和公共部门、生产和消费、货币和存款等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之后,认为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的数十年间,尽管中国的经济发展稍落后于当时的日本,但也获得了不可忽视的巨大进步。
(四)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该书是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资本主义发展情况的研究。
(五)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该书描述了清末甲午战争后至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895年至1927年的中国经济史。其最大特点是,在从总体上把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演变过程视为一种生产方式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提出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作为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
(六)史全生主编《中华民国经济史》。该书在全面阐述民国时期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我国民族工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金融发展变化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
(七)《筹办夷务始末》。清末官修的对外关系档案资料汇编。该书收录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对外交涉的重要文书,计有《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80卷、《咸丰朝筹 办夷务始末》80卷、《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100卷。内容包括上谕、奏议、中外照会、 条约等。《筹办夷务始末》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及中外关系史的重要资料。
(八)《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该书是就中国第二 历史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中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资料编辑而成的一套综合性资料汇编,共90册,5000余万字,汇集了南京临时政府、北京民国政府、广州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的重要档案,为民国史研究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第一手材料。
(九)《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合编。主要选用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的中国政府审判日本战犯及汉奸记录和战时文电等有关历史档案,兼收散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同类档案资料。全书按专题分为18卷,约1000万字。
(十)《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由南京大学张宪文教授领衔主编。它涵盖了日本、 中国、西方国家三方面的丰富史料,详尽、全面地记录了日本在南京地区犯下的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该丛书的资料来源于多国档案馆、图书馆和其他有关的史料机构,绝大多数资料均为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
3.古登堡印刷术对西方近代世界的作用
1448年,德国金匠古登堡发明了包括印刷机、油墨、金属活字在内的一整套印刷术,建立了西方第一个印刷所。他的这一发明是当时社会和时代的需要和产物。
1、首先,大学和资产阶级的兴起唤起了人们对知识的强烈渴望,但写在羊皮纸上的手抄书稀少而昂贵,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2、其次,造纸术从中国的引进和纸张在西欧的大量生产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物质载体,解决了在什么上印的问题,而受中国印刷术的启发以及西欧的印刷术为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解决了怎么印的问题。就这样,印刷术顺理成章地产生了。此后,由于其能够快捷、大量、廉价、规范地复制文本的优点,印刷术迅速传播到意大利、法国、英国等欧洲大部地区,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印刷术的发明使西欧的出版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不仅使图书得到了大量的出版,而且报纸、期刊也在印刷术的催化下产生了。
2、印刷术的发明还使古代和当代的各种图书得以与大众见面,大大加快了学术思想的传播。扩大了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随着书籍价格的降低,文学作品得以大量的传播,一时间涌现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家。
3、《圣经》的广泛印刷推动了路德等领导的宗教改革。极大地动摇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为欧洲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由于古登堡印刷术的出现,使得马丁·路德等新教徒能够广泛的向人们传播自己的教义,从而有力的抨击了天主教。
4、由于机器打印在页面上的文本是恒常不变的,渐渐地,各种语言出版物的词汇、语法、结构、拼法及标点符号都日趋统一,从而促进了西欧各国语言的标准化和系统化。
5、此外,印刷术的发明对教育和文化等其他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历史影响。提高了人们的文化水平。印刷术的发展减少了只是传播的经济成本,推动了科技普及。借助印刷术的推动,教科书得以大批、廉价的生产出来,于是德国在1619年首先开始实施儿童义务教育制度。得益于印刷术,西欧的基础教育、识字率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必然会推动社会的发展。
总之,古登堡印刷术是当时的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的需要,它的应用和发明在人类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不仅对出版、文化、宗教以及人们的知识水平起到了空前的促进作用,还为推动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在那个时代无可比起的力量。
4.蒙古西征
蒙古共进行了三次西征:
(1)成吉思汗西征。1218年,成吉思汗派军首先征服西辽。从1219年开始,成吉思汗率军攻入花剌子模,随后占领了整个中亚地区。成吉思汗又派偏师进入今俄罗斯境内,歼灭南俄联军。不久,远征军回撤。成吉思汗把占领地区分封给自己三子。长子术赤封于钦察、花剌子模及康里国故地;次子察合台封于西辽及畏兀故地;三子窝阔台封于乃蛮故地。幼子拖雷在成吉思汗死后获得蒙古本部地区。(2)拔都西征。1236年,术赤之子拔都率军开始了第二次西征。蒙古军横扫今东欧地区,占领了俄罗斯的广大领土。1242年,蒙古大军班师。但拔都率本部留在钦察草原,建立了钦察汗国。俄罗斯史籍称之为金帐汗国。
(3)旭烈兀西征。1252年,旭烈兀率军第三次西征。蒙古军征服了今伊朗、伊拉克及叙利亚等地。后在埃及军的反攻下,蒙古军退出叙利亚。但旭烈兀却留在新征服地区,建立了伊利汗国。
经过三次西征,出现了钦察、察合台、窝阔台和伊利等四大汗国。密切了中亚与亚洲的联系,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四大汗国与中央保持藩属关系。
(一)有利影响:推动东西文化交流
辽阔的蒙古帝国建立以后,使长期中断的丝绸之路得以复兴,沟通东西方之间的大商道的起点向北及向东延伸至和林及大都,向西则通过多种途径直达欧洲中部。国际关系更加活跃,有力地推动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如前苏联的著名东方学家巴托尔德所说:“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中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二)不利影响:阻碍了一些地区的历史进步;蒙古西征是游牧民族对文明社会的冲击,是非正义的侵征,而重现光明,当时战争杀人,盈野盈城,似为人类惨祸,而不知实如空天霹雳,将几百年之酣睡懒病自梦中惊醒。”
5.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
对美国来讲,对中国的政策一直同对日本的政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中美关系是美日斗争为核心的东亚政局的一部分。
一战中,德国战败与俄国革命,促使英美对日的态度有所转变。从1921年华盛顿会议以来,为了遏制日本的发展,美国一直在中日问题上倾向中国,对山东问题是其最明显的表现,结果是中国从日本那里夺回了被迫失去的一部分在山东的权利
在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美国对中国的抗日有一个从消极到积极的变化过程。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两个月内,美国政府持消极观望态度,幻想日本文官内阁能约束军方,希望国联出面解决中日争端,而中国国民政府也对国联抱有幻想。后来,日本侵略的不断扩大终于导致美国的不满,并在一个多月后以照会方式声明不承认主义;明确地反对日本武力侵占中国领土,强调美国在华利益,同时也表示中国的主权、独立、领土及行政完整应予维持,并且保留了美国以后进一步干预的权利,罗斯福政府则声称中立。?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罗斯福政府没有放弃姑息政策,但从1938年底到1940年秋,美国三次以贷款方式实际援助中国抗日。而在1938年9月,胡适担任驻美大使,蒋介石实际上是基于“以夷制夷”的思想,在外交上着力争取欧美列强的干预,迫使日本妥协,同时,他还进行了谋求欧美列强提供对华贷款和美国修改中立法的努力,虽然几乎没有成效,但蒋关于美国的意象和信念,促使他认定美国迟早会援华抗日。
此后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日本偷袭珍珠港,促使美国对日强硬化和美日全面冲突趋势迅速发展,德日意缔结同盟,法国败降和英国抗战,日苏签订中立条约,日军进占印度支那南部,苏德战争爆发,连同中国抗战局势,决定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发展,从此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大力支援,全力支持中国政府对日作战,中美关系达到高峰。
6.三省六部及其演变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经过800余年的发展演化,到隋朝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的行政体制。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为三公。丞相是百官之长,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为军队首脑,协助皇帝掌握军队;御史大夫掌监察,并牵制丞相,以防其专权。三者互相分权、互相牵制,最高权力握于皇帝之手。九卿是低于三公的官僚,负责具体事务。
三公九卿制为汉朝所沿袭。到汉武帝时,设立了“中朝”,打破了以前丞相总理全国政务的局面。中朝又叫内朝,是由皇帝身边较低级的官吏和侍从人员组成的办事机构,以尚书令、中书、侍中等组成的内朝是决策机构,在宫内办公;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执行机关,在宫外办公。中朝凌驾于外朝之上,由皇帝所控制。
东汉光武帝时,扩大了尚书台的权力,置尚书令、监各一人,尚书六人。尚书台是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权力机构,而三公九卿只是受命办事,形成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的局面。三公的权力被进一步降低。
尚书省,曹魏时始设,东晋南朝沿之。尚书省掌“出纳王命,敷掌万机”, 长官为令、左右仆射。下设诸曹尚书,分领具体事务。尚书省的设立,进一步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并且开了“三省六部制”中尚书省的先例。但到了南朝,其职能已逐渐转化为一般的办事机构。
中书省,曹魏时为了分尚书省之权而设,东晋南朝沿之。曹操设置中书令、监,“掌赞诏命”,“遂掌机衡之任,而尚书之权渐减矣”。中书省的设立,继续分化了权力,加强了皇权。
门下省,西晋时始设,南朝沿用。置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各四人,职责是侍奉左右、应对顾问,拾遗补缺、检举非法。门下省的设立,原为分中书省之权, 故权位极重,有“宰相便坐”之称。
三省之名在魏晋时期虽已存在,而三省并立、各有分工、三省长官共同向皇帝负责则始于隋。内史省是决策机关,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长官监、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长官纳言;尚书省是行政机构,负责执行政令,长官令、左右仆射。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工、刑、兵六 部,长官称尚书,分别负责官吏任免考核、户口赋税、礼仪、军政、刑狱、工程营造等方面的内容。三省各有分工、互相牵制,共同对皇帝负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过程中,一个核心的趋势便是相权不断削弱,而皇权不断强化。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总是想法设法分散下面的宰相或者其他中枢权力机构的权力,以使自己牢牢掌控政治局面。这一方面有利于权力的集中和政权的巩固,一方面也造成了皇帝的专权及其他的附带问题。
三、论述题(三选二)
1.气候因素对欧洲历史的影响,欧洲古代向中世纪过渡、中世纪向近代过渡中的气候影响(略)
2.西汉削弱诸侯王权力的过程
(一)背景。(1)秦统一后确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分封制仍有强烈的影响。(2)汉高祖总结秦亡的原因时,认为秦朝没有封同姓子弟为王是其短命的关键所在。因此,他在剪除异姓王的同时,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史称同姓王。同时,刘邦在地方上继续实行郡县制。于是,西汉初年,郡县制与诸侯王国并行的制度,被称为“郡国并行制”。
(二)措施。(1)文帝即位后,同姓诸侯王的势力日益膨胀。中央为加强集权,开始削弱诸侯王势力。面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封国势力之间的尖锐矛盾,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就是要将王国分割为若干小国,以削弱其力量。文帝起初很重视贾谊的建议,但有些犹豫不决;后来形势更加严重了,才把齐国分为六个小王国,立齐王肥的六个儿子为王;又把淮南国分为三个小王国,立淮南王长的三个儿子为王。(2)景帝时,中央和诸侯王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御史大夫晁错上《削藩策》,建议借诸侯王犯错误的时机,削减诸侯王的封区。景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削楚王戊的东海郡,削赵王遂的常山郡,削胶西王卬的六个县。这引发了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为了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免除了各诸侯王的行政权力,规定诸侯王不再治民,削减了王国官吏,改称王国的丞相为相。从此以后,王国实际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地方政权。(3)元朔二年(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了由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分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推恩令》下后,王国纷纷请分邑子弟,于是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西汉王朝不用黜陟的办法而使王国的辖地缩小。元鼎五年(前112年),汉武帝又采取“酎金夺爵”的措施,削夺列侯的爵位。《附益法》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结党营私。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
3.1886年中法换约,从史实、传播学角度,或历史分析方法任选其一进行论述
1883年8月,法国茹费理内阁扩大侵越战争,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此后,将矛盾对准中国,命令法军向北进犯。中法矛盾日趋尖锐。而清政府在战和问题上举棋不定,一味退让,加剧了法国的攻势。
1884年8月,法海军少将利士比率领三舰进犯基隆,企图以此逼迫清政府接受赔款,并抢夺基隆煤矿,保证战争所需,但遭到了刘铭传部军的抵抗,被迫退回舰上。
基隆受挫,法军便把进攻的主要目标转向了福建马尾军港。舰队司令孤拔发动进攻之后,何如璋、张佩纶既不应战也不撤回在江心抛锚的舰船,致使法军有利可图;而中方由于仓促应战,军舰和运兵船在短时间内几乎全被击沉。福建水师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清政府也被迫对法宣战。
在西南边疆,法国不断向中越边境增兵。镇南关被攻克。在张之洞推荐下,70岁的老将冯子材就任前敌主帅,积极应战。在中法军队激战中,冯子材率部下死力阻敌,奋勇冲杀,法军全线崩溃,狼狈溃逃,这就是镇南关大捷。是役扭转了整个战局,并导致了茹费理内阁的倒台。
然而,正当抗法斗争胜利在望的时候,清政府竟命令全线停战,向战败的法国求和。1885年6月9日清政府授权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签订《中法新约》,规定中法两国派员共同勘定中国和越南北圻的边界,中国以后需粟修建铁路时应向法国商办,并同意在云南、广西、广东三省的中越边界开埠通商。从此,法国势力侵入了云南、广西,进一步加深了西南边疆的危机。
中法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战争,但转眼之间却被清政府妥协投降路线葬送,导致了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的局面。这更加反映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激励国人进一步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

为您推荐